【商用车新网原创】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达到了15%,新能源搅拌车的渗透率达到了惊人的65%,具体到中集搅拌业务,国内销售以新能源为主,新能源搅拌车的占比已经达到83%,对于搅拌车这一细分市场而言,新能源搅拌车的现状及发展如何?
作为新能源搅拌车领域的先行者,中集车辆DTB·水泥搅拌车(含粉罐车)业务集团(简称:中集车辆DTB·搅拌车业务集团)有发言权。
8月5日,中集车辆DTB·搅拌车业务集团主办的“绿色智造 搅动未来——新能源搅拌车产业交流峰会”在河南洛阳举办。
从卷价格到卷价值
中集车辆DTB·搅拌车业务集团总裁胡柏林表示,当俄罗斯拥有天然气、中东富集石油之时,中国西北广袤的沙漠戈壁恰是独特资源禀赋——“1%荒漠铺装光伏可供应全国使用电力”。这种变“不可用”为“战略资产”的思维,正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针对行业激烈竞争,他表示,行业内应卷价值而非价格、卷配合而非配置、少想简单粗暴打败对手多想创新创意打动客户。
胡柏林
商用车卷,搅拌车更卷,新能源搅拌车也不例外,这种卷背后的原因是同质化、亏吨、续航等矛盾使得行业只能通过卷价格来竞争。
如何破局?卷价值,成为一体化、差异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对于新能源搅拌车来说,政策导向仍在持续,以宁波和南京为例,宁波出台的预拌混凝土专用车辆新能源化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到2026年,基本建立以“车电分离”模式建设的集中充换电设施为主,企业自建充换电设施为补充的预拌混凝土专用车辆能源保障体系,全市新增和更新专用车辆比例达到15%。
《2025年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美丽南京建设目标任务》,提出将国资项目工地优先使用新能源渣土车和搅拌车,鼓励其他项目工地优先使用,给予通行路权、夜间施工以及充换电设施建设支持纳入重点任务。
国家“双碳”要求、政策导向支持,从外部环境来看,新能源搅拌车的渗透率将继续提升,从内部驱动力来看,新能源搅拌车的TCO逐渐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尽管购车成本相较于柴油车高,但是燃油和维护保养等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以年均5万公里计算,一辆车每年就可减少约15吨柴油消耗,经济性显现。
以成都某搅拌站为例,采用新能源搅拌车和油车,当月拉的方量相当,运距也相差无几,月度平均车数新能源略多,为136,油车是130,新能源的电耗为1.2kwh,折算成月电费4245元,油车的能耗41升/百公里,月度油耗为10238元,算上维保成本1037元(新能源)和1917元(油车),月度总成本分别为5282元和12155元,相差一倍多。
30万辆存量市场呼唤
一汽解放新能源产品开发院院长黄功平表示,随着电耗降低、补能便捷加上服务提升,新能源重卡初始购置成本与全生命周期成本矛盾逐渐淡化,且TCO优于燃油车30%以上。用户从开始以法人客户为主逐渐转向散户入场。“散户更关注产品的品质,比如可靠性、维修便利性等方面,未来的业务模式将发生巨大的调整”。
黄功平
宁德时代重工事业部总工程师姜伟分享了一组数据:新能源搅拌车从2023年30%的渗透率快速攀升至65%以上,说明用户看到了电动化给他们带来的价值,随着政策的推动、整车降价等因素,市场规模将继续提升。预判2029年渗透率将突破85%,市场销量将达到2.2万辆。
姜伟
中集车辆DTB·搅拌车业务集团方案总监段晓峰判断,政策支持+价值导向,会持续带来搅拌车行业存量业务(30万辆)更换为新能源的需求。
段晓峰
如何把握存量市场置换新能源的机遇,与会人员达成共识:需底盘平台、能源集成、智能控制等多环节协同,需产业链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通过一体化、差异化的产品、技术来跳脱卷价格、卷配置、卷金融的恶行竞争。对于用户来说,那就是轻量化、集成化、长续航,解决“亏吨”问题的同时确保出勤率,售后服务到位来解决他们对产品的后顾之忧。
此次峰会来了不少大客户和商砼站,一位尚未采购新能源搅拌车的老板告诉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当地政策已经有要求使用新能源搅拌车,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各家产品,了解新能源搅拌车的TCO表现如何,下一步换车要考虑新能源搅拌车。
打造一体化产品
如何让更多的用户接受、选择新能源搅拌车?底盘、上装、三电等产业链达成共识:与主机厂深度融合,共同研发“纯电动头挂一体化产品”,着力研发新功能、新技术,致力差异化竞争。
中集搅拌协同一汽解放、宇通重卡、陕汽重卡推出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到新能源搅拌车创新之举:主机和上装协同研发,进行一体化设计,共享散热、显示、控制、数据等五位一体开发,不仅降低设计成本,还能提升整车的可靠性,给客户带来更可靠的产品;协同合作伙伴共同研制上装电驱系统,采用更匹配搅拌车应用场景的控制策略、更匹配的电机、电控、减速机参数,此外,在安全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AI技术、内壁防粘技术方面,也做了诸多的创新应用。
段晓峰介绍,中集新能源搅拌车拥有四大核心优势,大扭矩电机加常规减速机组合,实现电机直驱罐体驱动,省去液压传动,更高效;全车配备中控屏+左右后控面板+无线遥控共4处操控平台,加上高清中控屏,车辆操作更智能、更便捷;车辆搭载更智能的车联网管理平台,加上协同合作伙伴共同研制的专用上装电驱系统、更匹配搅拌车应用场景的控制策略、电机、电控、减速机参数。
像中集和陕汽推出的头挂一体化半挂搅拌,就能比单车搅拌一趟多拉5方,一年就可多拉7500方,不到一年就能收回差异成本。
解放和中集联合开发了7款一体化整车,其中充换电搅拌车等4款已销售,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有行业最低自重、最低电耗的J6L 8方充电搅拌车,以及为全国主流市场打造的合规J6L 14/15方充电搅拌车,整车高度集成、出勤无忧。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电池技术革新为突破点,为车辆高效续航注入强劲动能;特来电、启源芯动力瞄准重卡补能生态构建,精准破解快速补能焦虑;卓士博液压、盘毂动力深耕新能源搅拌车上装绿色驱动领域,发布突破核心部件瓶颈成果等,实现产业链共同携手,聚焦更长寿命、更轻量化、更好体验的新能源搅拌车,让客户拥有更优的TCO,从而推动新能源搅拌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