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当城市公交近100%的纯电动渗透率,旅游客车领域纯电动的渗透率仅为27%,读懂座位车和公交车纯电动的“冰火两重天”,才能知道旅游客车的突破口在哪里。
作为唯一一家掌握“三电一芯”新能源技术的商用车企业,唯一一家长期专业专注新能源商用车的企业,9月15日,比亚迪带着e-BUS平台3.0及该平台诞生的车型C11来了。
3.0平台何以“电比油强”
比亚迪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全新客车C11的目标很明确:全场景的适应性,覆盖通勤、客运、景区、山区全场景需求,并且通过-20℃至55℃环境温度试验。可以说,客车领域最大也是最有价值的细分市场,比亚迪要实现电动化的破局。
这件事,比亚迪能干成。熟悉客车行业的人都知道,电动车的发展始于公交车,也是比亚迪造车的开端。
2008年,比亚迪正式启动新能源客车技术研发;2010年11月,在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正式提出“城市公交电动化”战略,即城市出租车、公交车的纯电动路线。随着“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的启动,很快,城市公交电动化从比亚迪战略发展成深圳战略,进而上升为全国战略,最终成为全球共识。
如今,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纯电动公交车,这里头离不开比亚迪的智慧与贡献,而比亚迪也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刷新纯电动客车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从平台的迭代可见,1.0到2.0再到3.0的蝶变,正如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院长彭旺所言:如果说e-BUS平台1.0是解决“有和没有”,e-BUS平台2.0解决安全可靠问题,那么e-BUS平台3.0是实现“电比油强”的目标。
在比亚迪e-BUS平台3.0发布会上,让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印象最深刻的也正是这句话“电比油强”。从实践来看,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做到这一点,接下来就是客运、旅游、通勤行业了。
怎么突破,靠的是技术创新,作为比亚迪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技术一直是比亚迪给客户创造价值的不二法宝。在e-BUS平台3.0身上,你可以看到比亚迪在三电一芯最先进、最核心的创新成果都应用于此,还有安全、效率、智能、舒适等方面的突破。
技术创新带来价值突破
比如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这是全球首创的,比亚迪将行业最薄客车专用刀片电池与底盘骨架深度集成,电池包具备十层防护,可承受50吨重卡碾压、超四倍国标挤压,显著提升整车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为什么C11客车的重心低、安全性高而且行李舱空间还大,能做到“油电同方、不亏舱”,原因就在于此。
全球首个量产的客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驱动、充配电、空调等系统全面升级至1000V;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可实现99.84%热效率;配合七合一多热源耦合式热管理系统,整车综合能耗最大降低18%,-15°C低温续航提升50-80km。
还有行业首个“客车云辇A”车身控制系统,可实现悬架毫秒级调节,打破燃油车对于舒适性的垄断。
旅游客车不同于公交车市场在于其竞争特别激烈,很多车辆平时跑通勤、周末做包车,而且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升温和价值拓展,游客高品质出行需求在不断攀升,比如银发族、高净值人群、家庭精品团等,还有外国游客,一系列免签政策的不断释放,带动了入境旅游的热度。
这些人群更看重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对于用车企业来说,车辆在符合前两点要求的前提下,是否经济、高效、可靠则是他们油换电的关键。
上述技术创新,正是比亚迪在安全、效能、智能等维度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对于乘客来说,乘坐电动客车不仅更安静、乘坐体验更好,而且在空间、安全等方面丝毫不亚于燃油客车;对于用车企业来说,当车辆的能效、续航、安全、舒适等难点都被比亚迪一一攻克时,油转电就有了更坚实的底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