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新网原创】
时隔四年,DeepWay深向又上新了,这次DeepWay不仅焕新更是焕“心”。
5月8日,DeepWay深向在合肥举办春季新品上市发布会,星辰二代与星途两大新能源重卡车型正式发布,这场发布会上有太多的亮点,不管是自研三电系统,让成本下降、性能大幅提升,还是全系标配L2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亦或是开启DeepWay深向全球化的元年,都足以说明在新能源重卡赛道中,DeepWay深向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走出来了,并且实现了产品的迭代和持续创新。
发布会上一个细节让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印象深刻:当DeepWay深向创始人&CEO万钧展示2021年9月17日发布概念车后,行业内市场上一片不好看甚至略带嘲讽的声音,谁能想到他们走到了今天。
尽管万钧感谢这些声音让企业不忘初心,提醒他“需要12分的专注和高度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但是毫无疑问,创业至今,仅仅凭借着一款产品星辰一代,DeepWay深向在2024年进入重卡全行业口径排名前十,成为其中唯一的卡车新势力,尤其在500度以上的大电量重卡市场,更是做到了第二名,让DeepWay深向成为全球交付量领先、增速最快的新能源重卡造车新势力。
万钧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随着星辰二代和星途重卡两款新车型发布,DeepWay深向面对的情况跟四年前又不一样了,行业竞争呈现白热化的趋势、新老势力纷纷下场发力……DeepWay深向怎么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发布会后,商用汽车新闻传媒专访了万钧及其团队。
自研三电尤为关键
毫无疑问,今年新能源重卡迎来了关键时刻,2025年1~4月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已经超过20%,对于生产资料属性的商用车来说,尤其是运输大宗货物的重卡,一旦渗透率超过20%,将迎来快速的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是渗透率从零点几达到5%,这个时间乘用车用了10年,而商用车只用了三年,就从2020年的零点几达到了5%多。”万钧表示,只要补能跟得上,电动化就势不可挡。现阶段电动重卡受到的最大制约非常清晰,就是没有合适的补能设施。
只要这个瓶颈一旦解决,电动重卡就将成为燎原之势,对于这一点,万钧坚信不疑:电动重卡在2030年的渗透率将超过50%。
所以,持续做好产品、让物流行业进一步降本增效,是现阶段应对竞争的重点,所以星辰二代与星途来了,并且均搭载自研三电系统。在商用汽车新闻传媒看来,这是深向迈向企业发展新阶段、应对竞争的第一板斧:自研三电。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细看星辰二代的升级,无论是通过加大前进气面积,显著提升散热能力,以支持更高倍率的充电需求,还是搭载混元505度电池,构建全车真900V高压平台,能耗表现更佳,20%-80%充电时间缩短至30分钟,之所以能耗更低、适应性更强、整车更轻、续航更长,均得益于自研三电,短轴距车型星途同样如此,基于星辰二代同平台架构的这款平头驾驶室造型的重卡,短轴距、高离地间隙,同样也得益于自研三电带来的更大的整车设计和性能提升空间。
产品力是核心竞争力
还有最重要的是底层逻辑上,实现了整车性能最优化的发挥、软硬件的融合,就如同油车时代掌握动力链对于商用车企业的重要性,电动化时代,自研核心三电的意义同样不言而喻。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在迎接新能源重卡关键转折点时,产品力仍然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尤其当新能源重卡市场结构在变,产品结构也在变。
从新能源重卡的变化可以看出:2023年以前市场主要是短途、区域市场包括封闭园区、港口,从2024年开始慢慢开始向中途、干线物流切换。由此带来的是电量越来越大,当电动重卡的经济性已被市场认可并接受,车企和用户都在探索更多场景的可能,把运距不断往上探至500公里乃至更长的距离。
而500公里以上的运输覆盖了70%的市场,显然这是更大的蛋糕,如何率先切入中长途物流,并且以更优势的能耗、续航、性价比、智能化来抢占快递快运、冷链运输及普货长途干线等多样化运输场景的先机,自研三电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能够非常大幅度地帮助我们控制成本,降低整车成本,将来我们的竞争力就会增加。当然今天讲了很多自产自研的好处,包括软件、售后维修、重量可以更好地控制、电耗也可以通过协同更好地去实现,这些都是它的优势。”万钧表示。
与此同时,智能化也受益于此。以终为始,始于电动化、终于智能化是DeepWay深向不变的追求,全系标配L2 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是此次新车型发布交出的答卷,随着更多车辆的交付,DeepWay深向收集数据的能力将会产生质的飞跃,数据收集越多,智能驾驶才能发展得更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自研三电,这也是其带来的好处之一。” DeepWay深向CTO田山表示。
田山
智能和出海是核心战略
而智能化也将成为DeepWay深向应对竞争的第二板斧,无论是L2 级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天玑·随行,还是L4级智能编队运输系统深向·雁行,亦或是车联网大数据AI服务平台——深向·天枢平台,都是能切实帮助客户解决营运痛点、带来价值的功能,实现降低司机的疲劳度,从而带来事故率的降低,同时提升运营效率、管理能力,把人力释放出来、缓解重卡司机紧缺的局面。
DeepWay深向很清楚:商用车做自动驾驶一定是以可以商业化为前提,也就是说智能驾驶的所有产品要帮助用户得到价值。
第三板斧则是海外。如果说中长途物流是未来一大机会,另一个机遇就是出海。如今许多国家都有电动化的需求,比如东南亚、欧洲甚至一些非洲国家,如何培育市场,抢占先机,既是考验也是机会。因此,万钧把2025年定义为DeepWay深向海外发展的元年,在发布会上,刚刚成立不到四个月的国际公司就带来了海外的好消息,截至今年5月累计订单量已达870辆。
随着星辰二代的正式发布,它也将成为DeepWay深向出海的主力车型,并将推出右舵版本,万钧表示,DeepWay深向是第一个正向研发的开发右舵车的造车新势力。
之所以当第一个,源于对于海外DeepWay深向已有明确的目标:2030年实现60%以上的销售来自于海外。“我们会分步去实施,具体的策略包括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品牌出海、知识产权出海等,我们会综合运用这些手段达成海外销售的目标。”万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