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来源: 作者:周晨
【商用车新网原创】
11月5日,由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商用汽车新闻承办的《卡车安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以及用户代表共同见证了报告的发布,并对卡车安全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在现场,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企业分会秘书长、现中都物流城市物流负责人陈俊龙用视频与具体数字形象鲜明地阐述了交通事故对货运行业的危害,并从多个层面尝试分析问题的解决办法。
陈俊龙表示,由于许多人在日常接触到的都是冰冷的报告及数据,所以对交通事故的破坏性体验不够深刻,因此他选择通过视频,让观众对交通事故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交通事故视频案例展示过后,陈俊龙指出,交通事故对个人、家庭及组织的危害极大。在此次展示的事故视频中,共有14个涉事单位受到了处罚,涉案人员判刑时长从3年到5年不等。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相关组织没有抓好交通安全导致事故发生,自身必然会受到法律和法规的制裁。因此,不论是从个人、家庭、还是组织来说,或是从公共角度及私人角度来谈,都没有理由不抓好交通安全。
有数据表明,从2016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有63000多人,还有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虽然这个数据还存在争议,但联合国对中国交通事故死亡数据的统计远远不止于此,据传死亡人数超过20万。但不论真实数据几何,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商用车事故率不仅比车辆平均事故率高出30%,死亡率也达到了32%。这就意味着,在十起商用车交通事故中,就有三起会导致人员死亡。重型货车事故的死亡率则更高,达到57.4%,由此可见商用车、重型货车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陈俊龙看来,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除却其他人已经分享过的,他还认为,很多中小型企业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不够重视,甚至有民营企业老板曾讲过,你不重视安全,关我什么事?因此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而从驾驶员角度来讲,安全驾驶意识不强、安全驾驶能力不足和驾驶行为难控制等,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问题。同样的车不同的人开,张三没事,李四却有事,这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密切相关。
在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过后,陈俊龙还从科技与装备、组织管理两个角度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科技与装备。不论是GPS还是北斗系统,再到车联网、自动驾驶、缓速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安全设施对车辆进行管理十分有必要。以ADAS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利用安装在车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内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够让驾驶员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某集团公司也曾统计过一组数据,表明在60多起交通事故中,有29起为追尾事故。如果通过安全装备进行提前预警,交通事故数量将会大大减少,所以科技手段是保障行驶安全的重要部分。
第二、组织管理。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对交通安全进行管理。在陈俊龙看来。管理应分以下几个维度。
1、检测测试评估。对此国家相关部门有一整套的测评机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该改进,都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重点还在企业能不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
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应该成为企业的常态工作,不论是安全目标还是人员配置,包括安全队伍建设和队伍指导,都应该有完整的体系。安全不能仅从车辆或驾驶员角度考虑,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当一个环节薄弱的时候,整体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企业需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进行全面的管理。从人员、车辆、环境、运营、综合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出考量。
3、安全管理人才培训。对企业来讲,安全培训其实很难,培训者的素质十分重要。表达能力是不是好、专业能力是不是很强、培训计划是不是完整、课件制作是不是精美、培训者是不是既懂理论,又懂实操……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很多企业在安全培训这方面十分欠缺,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还有防御性驾驶培训、驾驶技能测试系统等等,安全管理需要尽可能做到全面。
最后,陈俊龙还从自身出发,呼吁大家重视驾驶安全。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重视车辆驾驶安全。
【商用车新网原创】
11月5日,由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商用汽车新闻承办的《卡车安全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自相关领域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以及用户代表共同见证了报告的发布,并对卡车安全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
在现场,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企业分会秘书长、现中都物流城市物流负责人陈俊龙用视频与具体数字形象鲜明地阐述了交通事故对货运行业的危害,并从多个层面尝试分析问题的解决办法。
陈俊龙表示,由于许多人在日常接触到的都是冰冷的报告及数据,所以对交通事故的破坏性体验不够深刻,因此他选择通过视频,让观众对交通事故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在交通事故视频案例展示过后,陈俊龙指出,交通事故对个人、家庭及组织的危害极大。在此次展示的事故视频中,共有14个涉事单位受到了处罚,涉案人员判刑时长从3年到5年不等。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相关组织没有抓好交通安全导致事故发生,自身必然会受到法律和法规的制裁。因此,不论是从个人、家庭、还是组织来说,或是从公共角度及私人角度来谈,都没有理由不抓好交通安全。
有数据表明,从2016年开始,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有63000多人,还有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虽然这个数据还存在争议,但联合国对中国交通事故死亡数据的统计远远不止于此,据传死亡人数超过20万。但不论真实数据几何,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商用车事故率不仅比车辆平均事故率高出30%,死亡率也达到了32%。这就意味着,在十起商用车交通事故中,就有三起会导致人员死亡。重型货车事故的死亡率则更高,达到57.4%,由此可见商用车、重型货车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问题。
在陈俊龙看来,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很多。除却其他人已经分享过的,他还认为,很多中小型企业对车辆的行驶安全不够重视,甚至有民营企业老板曾讲过,你不重视安全,关我什么事?因此提高中小型企业的安全意识刻不容缓。
而从驾驶员角度来讲,安全驾驶意识不强、安全驾驶能力不足和驾驶行为难控制等,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问题。同样的车不同的人开,张三没事,李四却有事,这跟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密切相关。
在对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过后,陈俊龙还从科技与装备、组织管理两个角度论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科技与装备。不论是GPS还是北斗系统,再到车联网、自动驾驶、缓速器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安全设施对车辆进行管理十分有必要。以ADAS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利用安装在车上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在第一时间内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能够让驾驶员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从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某集团公司也曾统计过一组数据,表明在60多起交通事故中,有29起为追尾事故。如果通过安全装备进行提前预警,交通事故数量将会大大减少,所以科技手段是保障行驶安全的重要部分。
第二、组织管理。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对交通安全进行管理。在陈俊龙看来。管理应分以下几个维度。
1、检测测试评估。对此国家相关部门有一整套的测评机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该改进,都可以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调整,重点还在企业能不能按照标准严格执行。
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应该成为企业的常态工作,不论是安全目标还是人员配置,包括安全队伍建设和队伍指导,都应该有完整的体系。安全不能仅从车辆或驾驶员角度考虑,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当一个环节薄弱的时候,整体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企业需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进行全面的管理。从人员、车辆、环境、运营、综合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出考量。
3、安全管理人才培训。对企业来讲,安全培训其实很难,培训者的素质十分重要。表达能力是不是好、专业能力是不是很强、培训计划是不是完整、课件制作是不是精美、培训者是不是既懂理论,又懂实操……等等因素都要考虑。很多企业在安全培训这方面十分欠缺,埋下了很多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还有防御性驾驶培训、驾驶技能测试系统等等,安全管理需要尽可能做到全面。
最后,陈俊龙还从自身出发,呼吁大家重视驾驶安全。每个人都应从自身做起,重视车辆驾驶安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