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来源: 作者:周晨
【商用车新网原创】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同比大增52.86%。在国内客车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这一增长数据尤为亮眼。
随着国内需求饱和、竞争格局固化,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寻求增量的重要选择。而中国客车的出海之路,正经历从“以价取胜”到“以技术立足”的质变。
从物美价廉到技术立身
回溯中国客车出海历程,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清晰可见。
传统能源时代,中国客车的出海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中国客车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有限。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与发力,成为了重要转折点。自2009年“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以来,凭借在电动化领域的前瞻性投入和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中国客车企业逐步在“新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些,也迅速转化为中国新能源客车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以比亚迪为例,其早在2010年就预判到新能源的全球化趋势,并于2013年率先将K9纯电动大巴打入欧洲市场,彼时欧洲传统客车巨头尚未启动大规模电动化转型。而如今,比亚迪新能源客车的足迹已遍布欧洲20多个国家160余座城市,引领着欧洲客车市场的绿色低碳转型。
产品创新驱动销量领跑
日渐增长的订单量,是对中国新能源客车海外市场竞争力的最佳佐证。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以2082辆的出口量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7.29%。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比亚迪自身的半年度纪录,更占到了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总量的38%。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
刀片电池以其革命性的结构创新,通过了严苛的针刺测试,大幅提升了电动客车的安全上限;高效集成的电驱系统显著优化了能源效率,有效延长了续航里程,降低了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这些核心优势共同构建了比亚迪客车在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的全球标杆地位。
更加关键的是,比亚迪的“商乘协同”技术战略,将乘用车领域已验证成熟且领先的电动化、智能化平台技术,高效迁移至商用车领域。不仅大幅缩短了商用车型的研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还将乘用车前沿的技术标准和应用体验下放至客车产品,形成了显著的降维竞争优势,是其销量领跑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绿色交通
比亚迪出海的成功,是中国客车出海新范式的生动体现。
在伦敦街头,比亚迪电动大巴占据80%的市场份额,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这一成功便源于比亚迪对当地需求的深度理解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派遣技术团队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比亚迪深度融入当地用车场景,实现了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研发。
此外,通过在匈牙利建设整车工厂、在荷兰设立研发中心等等举措,比亚迪还成功构建了与海外不同地区适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西班牙项目实现从签约到下线仅11个月,较欧洲本土厂商周期缩短30%,印证了中国制造的高效落地能力。
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的强劲增长,正是中国客车工业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全球绿色变革的生动写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客车企业,正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者转变为全球公共交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它们将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电动客车带到世界各地,助力世界各国实现低碳出行目标。
而这一“技术+服务+制造”的全新出海范式,也正在为中国汽车高质量、可持续的“走出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前行之路。
【商用车新网原创】
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同比大增52.86%。在国内客车市场早已进入存量竞争的背景下,这一增长数据尤为亮眼。
随着国内需求饱和、竞争格局固化,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商用车企业寻求增量的重要选择。而中国客车的出海之路,正经历从“以价取胜”到“以技术立足”的质变。
从物美价廉到技术立身
回溯中国客车出海历程,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清晰可见。
传统能源时代,中国客车的出海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以中低端车型为主,中国客车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有限。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与发力,成为了重要转折点。自2009年“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以来,凭借在电动化领域的前瞻性投入和日益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中国客车企业逐步在“新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
这些,也迅速转化为中国新能源客车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以比亚迪为例,其早在2010年就预判到新能源的全球化趋势,并于2013年率先将K9纯电动大巴打入欧洲市场,彼时欧洲传统客车巨头尚未启动大规模电动化转型。而如今,比亚迪新能源客车的足迹已遍布欧洲20多个国家160余座城市,引领着欧洲客车市场的绿色低碳转型。
产品创新驱动销量领跑
日渐增长的订单量,是对中国新能源客车海外市场竞争力的最佳佐证。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以2082辆的出口量稳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7.29%。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比亚迪自身的半年度纪录,更占到了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总量的38%。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
刀片电池以其革命性的结构创新,通过了严苛的针刺测试,大幅提升了电动客车的安全上限;高效集成的电驱系统显著优化了能源效率,有效延长了续航里程,降低了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这些核心优势共同构建了比亚迪客车在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的全球标杆地位。
更加关键的是,比亚迪的“商乘协同”技术战略,将乘用车领域已验证成熟且领先的电动化、智能化平台技术,高效迁移至商用车领域。不仅大幅缩短了商用车型的研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还将乘用车前沿的技术标准和应用体验下放至客车产品,形成了显著的降维竞争优势,是其销量领跑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绿色交通
比亚迪出海的成功,是中国客车出海新范式的生动体现。
在伦敦街头,比亚迪电动大巴占据80%的市场份额,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这一成功便源于比亚迪对当地需求的深度理解和服务模式的创新。通过派遣技术团队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比亚迪深度融入当地用车场景,实现了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研发。
此外,通过在匈牙利建设整车工厂、在荷兰设立研发中心等等举措,比亚迪还成功构建了与海外不同地区适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西班牙项目实现从签约到下线仅11个月,较欧洲本土厂商周期缩短30%,印证了中国制造的高效落地能力。
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的强劲增长,正是中国客车工业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全球绿色变革的生动写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客车企业,正从单纯的产品输出者转变为全球公共交通绿色转型的重要推动者。它们将更安全、更可靠、更经济的电动客车带到世界各地,助力世界各国实现低碳出行目标。
而这一“技术+服务+制造”的全新出海范式,也正在为中国汽车高质量、可持续的“走出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前行之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