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来源: 作者:王宣
习惯于追寻多样化的年代,最怕的就是被定型。在某个领域获得认可后,人们总是急于将身上这个领域的标签撕掉,迫切地展示自己另外的实力。但对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红岩”)来说,“安全”这个标签却是他们愿意始终坚持,并将其视作精益求精的珍贵财富。
11月5日,由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联合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并力邀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加入所共同建立的中国卡车安全联席会经过一年时间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卡车安全报告》正式发布。作为行业内最负社会责任感、关注卡车安全的卡车制造企业之一,上汽红岩应主办方邀请欣然参加,公司党委书记夏洪彬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发表了重要演讲。
夏洪彬
“卡车运营最关注的是效率,最重要的则是安全。”夏洪彬在参加《卡车安全报告》发布会后接受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汽红岩一直倡导‘安享高效’,把‘安’放在了第一位,把安全作为卡车最核心的价值之一。”
安全基因,融入血脉
“上汽红岩是我国卡车品牌中较早的品牌,老品牌有老品牌的坚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上汽红岩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坚持对客户价值的不懈追求,将安全融入企业的经营发展,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基因。”夏洪彬在采访当中表示。
1983年,我国卡车企业“军转民”的序幕拉开,原本生产军用车辆的红岩应时受命,开始自主研制民用重卡。通过对早期引入法国贝利埃的技术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进,上汽红岩第一款民用车CQ30.290公路用载重车就此诞生,它不仅填补了当时国内18吨位级重卡的空白,也成为了第一款走向市场的民用重卡,并成为80年代国产大马力重卡的代表之一,风靡一时。更值得一提的是,CQ30.290还可以选择辅助制动装置,搭载的重庆康明斯可选装Jacob发动机制动,制动能力大小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控制,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从第一辆民用卡车开始,上汽红岩便在安全方面为卡友操足了心。而21世纪之初,上汽红岩完成的“中国卡车第一撞”,则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卡车行业对卡车安全的重视,将“安全”这张标签,牢牢地粘在自己的身上。
2003年,上汽红岩成功完成了中国重卡首次正面碰撞实验,为我国重型商用车的安全性树立了直观的正面形象,为我国商用车强制性安全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数据参考,并对其颁布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与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重组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上汽红岩。在有了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国内资本的双重buff加持下,上汽红岩依旧将“安全”标榜为自己最鲜明的旗帜。2009年,同步欧洲依维柯先进技术的红岩“杰狮”GENLYON重卡成功上市,其秉承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以依维柯世界级制造的标准进行打造,通过欧洲碰撞标准实验ECE229测试,在安全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浮华市场,不忘初心
作为营运车辆,卡车最重要的使命是获得利润,创造价值,这也是许多卡车用户的购车“痛点”。为了更多限度的获得利润,卡车用户在购车时会特别看中车辆的的动力性、承载性以及可靠性。同时,动力性、承载性以及可靠性在数据上量化起来也更容易些,动力性看马力,承载性看货箱大小以及钢板厚度,可靠性可以通过车辆进入市场前的里程测试以及卡友使用一段时间的口碑来衡量,但车辆安全方面的优劣体现,往往只能通过事故的发生才能显现力量。
那么,上汽红岩有想过撕掉“安全”这个标签,换个让用户更为关心的标签来包装自己吗?
夏洪彬说道,“这个问题很现实,以今年卡车市场最为火热的话题——轻量化为例,运输公司和卡友最关注的是运费,他们希望能够拉更多的货物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超载的治理,多拉货带来利润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用户将希望寄托于车辆自重的下降。谁家的车辆最轻,那就在货运市场越有竞争力,同样也就越受用户的追捧,带来企业销量也在上升。”夏洪彬回答到,“但是另一方面,重量的下降和车身安全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车辆的钢板越薄,重量自然会下降,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隐患。”
“上汽红岩对于安全的坚持,并不是一种包装,我们是实打实地在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上汽红岩有责任在整个行业向用户宣传‘用我们的车辆能够多赚取利润’时,安全也很重要。”
上汽红岩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轻量化是卡车“新四化”的方向之一,是卡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汽红岩不会逆趋势发展,但同样不忘初心。杰狮轻量化车型是其在轻量化趋势下推出的重点车型,但依旧将安全放到首要考虑,驾驶室并没有因为轻量化的需求而在驾驶室上减重,依旧使用厚钢板,按照50吨以上的载重量的安全标准所设计,即便车辆只能拉20吨货物。
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对于卡车安全的未来样貌,夏洪彬同样有了初步设想。
夏洪彬告诉记者,“说到标签,其实近两年上汽红岩卡车除了与‘安全’挂钩之外,最常出现的词还有‘智能’。在未来,智能将成为上汽红岩车辆安全发展的一个延升。”
2017年12月,上汽红岩以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梦想卡车,正式开启了国内重卡智能网联化的全新时代。车辆配备了AEBS自动紧急制动、DMS驾驶室疲劳驾驶监控、LDWS车道偏离报警、EBS电子制动系统、ESAP电子稳定系统、点刹自动片破损提示等主动安全系统,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规避在行车途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实上,上汽红岩确实在用“智能”将自己“安全”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在不会发生人员伤亡的L4级自动驾驶上,上汽红岩也早有布局。今年8月,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成功首秀,完成了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任务,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3cm)、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让洋山四期码头岸线和数十公里的集装箱转运动线上,异常繁忙,但却空无一人。
“然而,上汽红岩互联网智能卡车能够解决的只是整个运输环节当中属于车辆的一环。卡车安全,或者说交通安全涉及到人、车、货、道路、环境、监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齐心协力、合力破解。上汽红岩有个设想,现在车辆智能监控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若是能够安装到所有的车辆中,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降低执法部门的工作强度。”夏洪彬表示。
发布会现场现场,上汽红岩再次展现了其作为一个负责任企业的社会担当,在参会的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等代表的见证下,夏洪彬代表上汽红岩郑重表明态度,“中国卡车安全联席会与上汽红岩对于卡车安全执着不懈地追求非常契合,上汽红岩愿意以及参与其中,与行业各方面、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卡车安全的价值链,营造卡车货运安全高效的生态。”
习惯于追寻多样化的年代,最怕的就是被定型。在某个领域获得认可后,人们总是急于将身上这个领域的标签撕掉,迫切地展示自己另外的实力。但对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红岩”)来说,“安全”这个标签却是他们愿意始终坚持,并将其视作精益求精的珍贵财富。
11月5日,由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联合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发起,并力邀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加入所共同建立的中国卡车安全联席会经过一年时间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卡车安全报告》正式发布。作为行业内最负社会责任感、关注卡车安全的卡车制造企业之一,上汽红岩应主办方邀请欣然参加,公司党委书记夏洪彬出席了此次活动并发表了重要演讲。
夏洪彬
“卡车运营最关注的是效率,最重要的则是安全。”夏洪彬在参加《卡车安全报告》发布会后接受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汽红岩一直倡导‘安享高效’,把‘安’放在了第一位,把安全作为卡车最核心的价值之一。”
安全基因,融入血脉
“上汽红岩是我国卡车品牌中较早的品牌,老品牌有老品牌的坚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上汽红岩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坚持对客户价值的不懈追求,将安全融入企业的经营发展,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基因。”夏洪彬在采访当中表示。
1983年,我国卡车企业“军转民”的序幕拉开,原本生产军用车辆的红岩应时受命,开始自主研制民用重卡。通过对早期引入法国贝利埃的技术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进,上汽红岩第一款民用车CQ30.290公路用载重车就此诞生,它不仅填补了当时国内18吨位级重卡的空白,也成为了第一款走向市场的民用重卡,并成为80年代国产大马力重卡的代表之一,风靡一时。更值得一提的是,CQ30.290还可以选择辅助制动装置,搭载的重庆康明斯可选装Jacob发动机制动,制动能力大小可根据使用需要加以控制,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技术。
从第一辆民用卡车开始,上汽红岩便在安全方面为卡友操足了心。而21世纪之初,上汽红岩完成的“中国卡车第一撞”,则有力地推动了国内卡车行业对卡车安全的重视,将“安全”这张标签,牢牢地粘在自己的身上。
2003年,上汽红岩成功完成了中国重卡首次正面碰撞实验,为我国重型商用车的安全性树立了直观的正面形象,为我国商用车强制性安全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数据参考,并对其颁布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新时代,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与上汽依维柯商用车投资有限公司重组重庆红岩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上汽红岩。在有了国外先进技术以及国内资本的双重buff加持下,上汽红岩依旧将“安全”标榜为自己最鲜明的旗帜。2009年,同步欧洲依维柯先进技术的红岩“杰狮”GENLYON重卡成功上市,其秉承安全第一的设计理念,以依维柯世界级制造的标准进行打造,通过欧洲碰撞标准实验ECE229测试,在安全方面具有可靠保障。
浮华市场,不忘初心
作为营运车辆,卡车最重要的使命是获得利润,创造价值,这也是许多卡车用户的购车“痛点”。为了更多限度的获得利润,卡车用户在购车时会特别看中车辆的的动力性、承载性以及可靠性。同时,动力性、承载性以及可靠性在数据上量化起来也更容易些,动力性看马力,承载性看货箱大小以及钢板厚度,可靠性可以通过车辆进入市场前的里程测试以及卡友使用一段时间的口碑来衡量,但车辆安全方面的优劣体现,往往只能通过事故的发生才能显现力量。
那么,上汽红岩有想过撕掉“安全”这个标签,换个让用户更为关心的标签来包装自己吗?
夏洪彬说道,“这个问题很现实,以今年卡车市场最为火热的话题——轻量化为例,运输公司和卡友最关注的是运费,他们希望能够拉更多的货物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超载的治理,多拉货带来利润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用户将希望寄托于车辆自重的下降。谁家的车辆最轻,那就在货运市场越有竞争力,同样也就越受用户的追捧,带来企业销量也在上升。”夏洪彬回答到,“但是另一方面,重量的下降和车身安全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车辆的钢板越薄,重量自然会下降,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隐患。”
“上汽红岩对于安全的坚持,并不是一种包装,我们是实打实地在做。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上汽红岩有责任在整个行业向用户宣传‘用我们的车辆能够多赚取利润’时,安全也很重要。”
上汽红岩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轻量化是卡车“新四化”的方向之一,是卡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汽红岩不会逆趋势发展,但同样不忘初心。杰狮轻量化车型是其在轻量化趋势下推出的重点车型,但依旧将安全放到首要考虑,驾驶室并没有因为轻量化的需求而在驾驶室上减重,依旧使用厚钢板,按照50吨以上的载重量的安全标准所设计,即便车辆只能拉20吨货物。
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对于卡车安全的未来样貌,夏洪彬同样有了初步设想。
夏洪彬告诉记者,“说到标签,其实近两年上汽红岩卡车除了与‘安全’挂钩之外,最常出现的词还有‘智能’。在未来,智能将成为上汽红岩车辆安全发展的一个延升。”
2017年12月,上汽红岩以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梦想卡车,正式开启了国内重卡智能网联化的全新时代。车辆配备了AEBS自动紧急制动、DMS驾驶室疲劳驾驶监控、LDWS车道偏离报警、EBS电子制动系统、ESAP电子稳定系统、点刹自动片破损提示等主动安全系统,能够更好地帮助用户规避在行车途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事实上,上汽红岩确实在用“智能”将自己“安全”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在不会发生人员伤亡的L4级自动驾驶上,上汽红岩也早有布局。今年8月,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成功首秀,完成了全球首次5G+AI智能化港区作业任务,成功实现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3cm)、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让洋山四期码头岸线和数十公里的集装箱转运动线上,异常繁忙,但却空无一人。
“然而,上汽红岩互联网智能卡车能够解决的只是整个运输环节当中属于车辆的一环。卡车安全,或者说交通安全涉及到人、车、货、道路、环境、监管等多个方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齐心协力、合力破解。上汽红岩有个设想,现在车辆智能监控的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若是能够安装到所有的车辆中,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同时降低执法部门的工作强度。”夏洪彬表示。
发布会现场现场,上汽红岩再次展现了其作为一个负责任企业的社会担当,在参会的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主流车企、权威媒体等代表的见证下,夏洪彬代表上汽红岩郑重表明态度,“中国卡车安全联席会与上汽红岩对于卡车安全执着不懈地追求非常契合,上汽红岩愿意以及参与其中,与行业各方面、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打造卡车安全的价值链,营造卡车货运安全高效的生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