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的市场需求,北汽雷驰MINI卡能接住吗?
【商用车新网原创】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的治理力度,被人们戏称为“老头乐”的低速电动车,感受到了来自政策的“铁拳”。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交管局明确,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在环保、交通的双重压力之下,国内多地也开始严查低速电动车违规行为。
“老头乐”退场可谓板上钉钉。
黯然离场是注定结局
一直以来,国家对低速电动车管理态度是明确的。
2018年1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方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加速淘汰在用的违规低速电动车。
2020年4月1日,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其子方案《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要求进一步加强客货车安全源头整治,加快淘汰隐患问题车辆,严禁违规生产、销售低速电动车,加快淘汰在用违规车辆。
同时,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仅车辆无牌无证、无保险,驾驶人员往往也未经过任何培训,并因为乱闯红灯、随意变道、逆行、乱停乱放等行为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因此,即使“老头乐”“低速电动车”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但其彻底退出市场的结局早已注定。
谁来填补“老头乐”的空缺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低速电动车能够充斥农村代步、城乡交通,甚至末端配送等市场,背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民生需求,那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出行代步、短途货运的刚需。
没了“老头乐”,老年人接娃、买菜、代步的需求谁来满足?没了电动三、四轮车,“最后一公里”配送谁来保障?这些需求长期存在,并不会随着低速电动车的退出而消失。
那么,谁来填补低速电动车留下的市场空白,满足大众多层次、多样化出行需求?这个问题很多商用车企业早已在考虑,并且付诸行动。
5月22日,北汽雷驰新能源商用车新品发布会在临沂举办。北汽雷驰聚焦民生需求,发布了新能源MINI卡、旗舰小卡新品。其中,号称物流配送赛道“新物种”的新能源MINI卡,成为了“老头乐”离场后相关市场的有力争夺者。
作为新能源赛道上的“新生力量”,北汽雷驰为何选择切入这一市场?原因显而易见,那就是想要发掘在燃油时代被忽略的城市配送末端市场。同时,北汽雷池新能源MINI卡的产品定位非常清晰。
首先,这款产品合规合法,在城市中有路权优势;其次,新能源MINI卡物美价优,使用成本更低,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短途、轻载物流配送等多元化需求。正因为如此,新能源MINI卡不仅有能力全面替代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还能部分替代燃油面包车、燃油微小卡,填补“最后一公里”物流市场的空白。
打通末端配送只是“开胃菜”
作为承接北京汽车制造厂新能源商用车战略而打造的全新品牌,北汽雷驰的“胃口”很大。
以新能源MINI卡这款产品为例,它的目标是成为商用车领域的“五菱宏光MINI”。同时,新能源MINI卡可分为货运(包括栏板、箱货、皮卡车型)、专用车(包括冷藏、保温、医用深冷车型)、改装车(包括翼展售卖、社区消防、城市环卫),还能提供快充、换电和租赁等多种商业模式,完全是一个实现城市物流全面场景化的技术平台。
在企业战略上,北汽雷驰大力拓展“朋友圈”,不仅官宣多个金融保险、品牌传播、大客户业务、新商业模式、产学研融合、社会公益等领域的战略合作,还通过上线北汽雷驰数字人、智能应用平台的方式,加速将向车联网、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产品布局上,除了新能源MINI卡、旗舰小卡之外,北汽雷驰将陆续发布新能源VAN车、轻卡产品,全面满足城配物流“最后1公里”至300公里全场景用车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北汽雷驰还将持续加快L3级自动驾驶重卡、换电重卡等前沿产品的探索与应用,以促进企业在技术、产品、业务层面的创新突破。
可以说,打通城乡末端循环,用新品类、新产品填补“老头乐”留下的市场空白,不过是北汽雷驰杀入新能源赛道后的牛刀小试。它的目光,投向的是新能源商用车这片广阔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