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安全报告|标准、技术、产品缺一不可!徐向阳: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多方合力

2022-11-08 来源: 作者:陈津

【商用车新网原创】


商用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规范商用车市场发展、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成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呼声。


近日,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记者就商用车安全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听取了他对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的看法。


商用车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商用车承担着社会人员、货物流动、流通的重任,是维系民生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保障商用车安全至关重要。



徐向阳表示,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安全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得到跨越式提升,为商用车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好的道路基础保障;


二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要求的合力之下,运输市场及车辆运营日渐规范,尤其是治超治限政策的严格执行,减少了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三是商用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改善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减少了疲劳驾驶及其可能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他还表示,如今的中国商用车行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种新赛道、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正在持续为产业升级赋能,同时,商用车行业也正经历着一场场不可思议的变革。


加快研发并推广应用新安全技术


在肯定我国商用车安全现状改善的同时,徐向阳也指出了目前国内商用车行业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与安全相关的强制标准不够完善,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商用车安全技术还需继续攻克并加快推广应用等。


他表示,商用车安全问题,既是产品技术问题,也是安全意识问题。目前,我国针对商用车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商用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共有47项,覆盖了车辆的主动安全、一般安全、车辆结构、碰撞与防护等诸多方面。“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他还认为,我国需要加快研究并推广应用新的安全技术,尤其在商用车主、被动安全系统方面,像AMT、缓速器、辅助驾驶系统等与安全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要进一步普及,从而提高车辆安全性,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当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是从车辆角度去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但是行车安全的主体是人。因此,徐向阳表示,只有让驾乘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确保安全行车最有效的方法。


IMG_6310.JPG


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各方聚力协作


商用车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个难解之题,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影响下,商用车行业更要理性思考问题之源,务实探究解决之道。


徐向阳表示,解决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结合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行业环境因地制宜,还需要强化标准提升与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协同,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商用车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从标准层面,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不断提高、完善标准体系,进而提高商用车安全性。从技术层面,商用车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降低已经相对成熟的商用车主、被动安全技术成本,让这些与安全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有更高的市场覆盖率。


这其中,提高AMT、缓速器产品的覆盖率是重中之重。“因为AMT和缓速器,都是和商用车安全密切相关的部件,其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商用车安全性,降低商用车运营成本、提高商用车用户盈利能力。”徐向阳表示。


他还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在AMT、缓速器领域成果颇丰。不仅在重型商用车AMT市场上形成“4+2”的格局(“4”是指法士特、重汽、解放、东风四家自主企业,“2”是指采埃孚、伊顿康明斯两家外资AMT制造商),还在核心技术层面实现了突破创新,产品也大批量搭载整车销售,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与成效。


不过,无论是AMT还是缓速器,目前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都比较低。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销售的AMT重型商用车大约是10万辆,在139万辆重卡销量中占有率不足10%,与欧美市场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和上升空间。


因此,徐向阳呼吁,商用车行业应该聚力协作,共同培育市场,从而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技术行业标准,加速推进商用车AMT、缓速器研发与产业化。“上下游产业链也要不断优化产品成本与工艺,挖掘用户需求,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使用感受。”


除了加快AMT、缓速器产品推广应用之外,徐向阳表示,商用车行业还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像L4级及以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等,提高商用车的安全性。行业从业人员在提高安全驾驶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养成,以确保行车安全。“另外,媒体更应该积极呼吁行业聚焦商用车安全问题,并且通过组织行业内的活动,促进交流合作,为商用车安全难题的破解提供新思路。”


可以说,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是一个汇集各方智慧的过程。随着国内市场环境及产业链格局逐步完善,商用车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届时,加诸于商用车上的各类政策法规、主被动安全技术,也将为其构筑起安全的“护城河”,共同助力商用车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头条新闻

安全报告|标准、技术、产品缺一不可!徐向阳: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多方合力

2022-11-08 作者:陈津

【商用车新网原创】


商用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话题。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规范商用车市场发展、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成为了行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社会大众的普遍呼声。


近日,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记者就商用车安全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听取了他对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的看法。


商用车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商用车承担着社会人员、货物流动、流通的重任,是维系民生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因此,保障商用车安全至关重要。



徐向阳表示,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安全现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国内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得到跨越式提升,为商用车安全运行提供了较好的道路基础保障;


二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地方要求的合力之下,运输市场及车辆运营日渐规范,尤其是治超治限政策的严格执行,减少了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三是商用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推广与应用,改善了驾驶员的工作环境,减少了疲劳驾驶及其可能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他还表示,如今的中国商用车行业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种新赛道、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正在持续为产业升级赋能,同时,商用车行业也正经历着一场场不可思议的变革。


加快研发并推广应用新安全技术


在肯定我国商用车安全现状改善的同时,徐向阳也指出了目前国内商用车行业依然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与安全相关的强制标准不够完善,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商用车安全技术还需继续攻克并加快推广应用等。


他表示,商用车安全问题,既是产品技术问题,也是安全意识问题。目前,我国针对商用车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商用车强制性标准体系共有47项,覆盖了车辆的主动安全、一般安全、车辆结构、碰撞与防护等诸多方面。“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他还认为,我国需要加快研究并推广应用新的安全技术,尤其在商用车主、被动安全系统方面,像AMT、缓速器、辅助驾驶系统等与安全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要进一步普及,从而提高车辆安全性,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当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安全系统,都是从车辆角度去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但是行车安全的主体是人。因此,徐向阳表示,只有让驾乘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是确保安全行车最有效的方法。


IMG_6310.JPG


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各方聚力协作


商用车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个难解之题,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影响下,商用车行业更要理性思考问题之源,务实探究解决之道。


徐向阳表示,解决商用车安全难题,需要结合政策环境、产业基础和行业环境因地制宜,还需要强化标准提升与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协同,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商用车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


他指出,从标准层面,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不断提高、完善标准体系,进而提高商用车安全性。从技术层面,商用车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降低已经相对成熟的商用车主、被动安全技术成本,让这些与安全性相关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有更高的市场覆盖率。


这其中,提高AMT、缓速器产品的覆盖率是重中之重。“因为AMT和缓速器,都是和商用车安全密切相关的部件,其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商用车安全性,降低商用车运营成本、提高商用车用户盈利能力。”徐向阳表示。


他还指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在AMT、缓速器领域成果颇丰。不仅在重型商用车AMT市场上形成“4+2”的格局(“4”是指法士特、重汽、解放、东风四家自主企业,“2”是指采埃孚、伊顿康明斯两家外资AMT制造商),还在核心技术层面实现了突破创新,产品也大批量搭载整车销售,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口碑与成效。


不过,无论是AMT还是缓速器,目前在国内商用车市场的占有率都比较低。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销售的AMT重型商用车大约是10万辆,在139万辆重卡销量中占有率不足10%,与欧美市场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和上升空间。


因此,徐向阳呼吁,商用车行业应该聚力协作,共同培育市场,从而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技术行业标准,加速推进商用车AMT、缓速器研发与产业化。“上下游产业链也要不断优化产品成本与工艺,挖掘用户需求,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使用感受。”


除了加快AMT、缓速器产品推广应用之外,徐向阳表示,商用车行业还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像L4级及以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等,提高商用车的安全性。行业从业人员在提高安全驾驶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养成,以确保行车安全。“另外,媒体更应该积极呼吁行业聚焦商用车安全问题,并且通过组织行业内的活动,促进交流合作,为商用车安全难题的破解提供新思路。”


可以说,破解商用车安全难题是一个汇集各方智慧的过程。随着国内市场环境及产业链格局逐步完善,商用车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届时,加诸于商用车上的各类政策法规、主被动安全技术,也将为其构筑起安全的“护城河”,共同助力商用车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


获取文中车型询底价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5号1-2-4 《商用汽车新闻》传媒 联系电话:010-88152946

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没有账号 ? 立即注册

已经有账号 ?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