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2012主打省油、瞄准后市场
2012年1月6日,潍柴动力2012年商务大会在山东潍坊举行。会上,潍柴创新性地推出节油体验活动,并首次实施电视实时节油参数直播,让观众了解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油耗、发动机转速、车速及水温等参数。结果公布时,全场响起了掌声:在整车重量55吨的情况下,经过100公里的高速路节油体验活动,装配潍柴WP12.375N发动机的车辆,百公里油耗仅为37.8升。这得益于潍柴在2011年推出的“D转速动力”及“动力总成匹配技术”。
2011年,潍柴动力共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销量达69万台,在重卡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升,目前达到38%。现在,潍柴发动机在卡车市场上的保有量超过130万台,并且仍在继续增长。除此之外,2011年,潍柴在中重卡细分市场上也表现突出:是牵引车动力的重要一极,市场份额超过45%;同时是国内重型工程自卸车的主导动力,并成为宽体自卸车动力的引领者,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在8~14方混凝土搅拌车市场上,潍柴发动机2011年销售2.7万台,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中卡市场上,潍柴逐渐形成全系列中卡动力,高端和中低端平台并举,进而成功拓展了中卡市场。
2011潍柴动力主打省油
潍柴动力执行总裁张泉表示,2011年,为适应重卡各细分市场的发展,潍柴针对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进行了全面优化和改进,推出了适应轻量化、高速标载的低转速发动机,以及更适应混凝土搅拌车、宽体自卸车、中重卡的专用动力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2011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潍柴坚持以产品为根本,以渠道和服务为抓手,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在关注渠道建设的前提下,不断巩固和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据了解,潍柴节油发动机已经成为福田欧曼公路节油版重卡的最大亮点,而在陕汽商务年会的新品发布上,潍柴发动机也成为一大卖点。
调查数据显示,现如今危险品运输、轿运车运输的标载比例达到100%,配货运输、煤炭运输等标载比例都在80%以上,而燃油支出占全部运输费用的34%,占可控费用的70%。因此,原先依靠超载超限来弥补高油耗损失的司机,开始考虑更换在标载状态下更节油、更经济的车型。潍柴顺势而出,全系列省油动力产品全面上市,功率覆盖80~520马力,配套中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及各类工程机械。
据专家介绍,潍柴创新研发的D转速动力避开了高转速、高油耗区,进一步拓宽了发动机的低油耗区域,通过合理配置,使整车能更多地运行在低油耗区。应用于标载运输车辆时,在常用车速条件下具备“动力强、油耗低、寿命长及噪声低”等优点。而受益于科技部在潍柴设立的国内惟一的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多年专业研究,潍柴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动力总成系统匹配技术”,将D转速省油动力与多挡位变速器、小速比单级后桥匹配,改变单纯依靠发动机的节油方式,使整车经济性得到明显提升。经过长达一年的标载版动力总成系统严格实验,目前潍柴10升、12升标载版发动机均具有显著的节油性能,其中12升机的油耗下降15.8%,能为用户降低运输成本,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2012重视后市场利润
2012年的商务大会上,在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潍柴还将关注点聚焦于安全。 在大会上,潍柴正式宣布启动百万公里客户奖励计划,利用一年时间面向终端开展“寻找百万公里用户”、“用车案例推广”、“潍柴产品推介”等系列活动。针对使用潍柴发动机超过百万公里的客户,宣布成立“潍柴动力百万公里用户俱乐部”,推出“潍柴动力百万公里客户奖励计划”,制定专项服务政策,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够使产品总是处于对用户而言的最优状态:在常规维修之外,提供定期“体检”,对产品性能进行评估,准备充足的备品备件、提供配套设施扩展功能、再制造翻新旧机器等。
早在2002年,潍柴便提出了“服务产业化”的理念,引导行业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变革。而应对以客户、竞争、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时代背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完善在信息化系统上的售后服务管理,使得潍柴在有效整合多家售后服务点的同时,打造了以“服务新干线”为标志的服务品牌。其“服务新干线”以“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为服务理念,秉承“说到、做到、更周到”的服务承诺,全力为用户提供专用网络、专业配件、专业人员、专用机油 的“四专”服务,力求让用户更满意、更放心。
据介绍,潍柴现有的后市场业务已经涵盖了服务、备品、油品、再制造和专属技术产品等5大板块,并建立了3800家维修服务站,提出具有新意的“5P”服务工程:专享服务、专有配件、专用机油、专属设备、专业再制造。
在本次商务大会上,潍柴提出了2012年完成58亿元的后市场销售目标,将对后市场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品牌统一、渠道统一、政策统一,确定了后市场战略――战略共赢,渠道发展,共享发展,提出了后市场的核心理念――让用户省钱,让渠道赚钱,以提升用户满意度为主线,把提高服务及时性和有效性作为切入点,进行政策及管理模式的调整,以保内带动保外,充分发挥油备品及再制造的综合优势,最大限度地为渠道和用户创造价值,着力打造发动机“全生命周期”和独具潍柴特色后市场服务平台。
2012存在不确定性
在本次商务大会上,潍柴还对2011年的卡车市场进行了总结,并对2012年的市场进行了预测。潍柴动力公司卡车动力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曲正堂表示,2011年,重卡市场出现了正常的调整,终端销售没有太大变化。中国重卡市场是政策市场,其典型特点是受政策、法规影响比较大。从2011年3月开始,相继发布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行业不够成熟,物流市场也不够成熟。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市场将回归到顾客需求上来。
“法规只会越来越严,成本越来越高,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从业人员结构年轻化,对于车辆的节能、安全、智能化要求也将逐步向欧美靠拢,这都要求产品作出调整,使之更符合用户需求。目前,中国重卡的保有量在380万辆左右,从使用效率和未来经济发展来看,预计2015年全社会对重卡的需求量在500万辆左右。考虑到效率提升和品质提高等因素,‘十二五’期间,重卡需求总量在400万辆是可预期的。”曲正堂表示,2012年将有超过100万辆重卡进入可更新期,但是否在这一年更新,取决于经济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随后,潍柴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潍柴在研发体系、产能布局、产品组合以及技术路线等方面的投入和成果。目前,潍柴在北美、欧洲和中国设立了三国七地产品研发机构,构建出产业链合创新平台,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动力产品。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潍柴累计开发新产品50多项,先后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了满足国Ⅲ、国Ⅳ和国Ⅴ标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其中,目前在市场大批量配套的蓝擎国Ⅲ发动机,比国内同类产品节油15%以上。此外,宽体矿用自卸车专用动力、混凝土搅拌车专用动力、针对细分市场开发的重载、标载动力等,也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