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虎重卡力求接地气
本就竞争白热化的重卡市场,对于新进入者四川现代来说,生存的机会能有多大?
这既取决于产品,也取决于人。之前一些失败的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两者都对了,才有成功的可能和机会。
就产品而言,今年北京车展期间上市的四川现代创虎重卡,在《商用汽车新闻》组织的“卡友看车展”活动中,被众多卡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在日前四川现代组织的媒体试乘会上亲身体验之后,《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也认为创虎是一款不错的重卡产品。
产品对了。接下来,四川现代如何运营这款产品,如何制定市场策略,合资双方对中国重卡市场的认识如何,是接下来决定创虎重卡能否成为中国重卡市场搅局者的关键。而这就取决于人了。
价格起步30万元
5月20日,刚刚履新不久的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本部长金基成和销售本部副本部长邓晓灵一道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就创虎的价格、渠道、服务等问题一一作答。
北京车展上市时,四川现代没有公布创虎的价格;此次四川现代仍没有公布官方定价。但金基成透露,基本车型定价在30万~40万元,豪华车型60万~70万元。据《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了解,30万~40万元正是国内主流重卡产品竞争最为激烈的区域,创虎重卡加入这一区间段的厮杀,一方面是看好国内中高端重卡市场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毕竟前有国内自主品牌的围追堵截,后有合资品牌、进口品牌的正面竞争,四川现代创虎要想打开局面并非易事。
对此,四川现代高层信心满满地表示,虽然是后来者,但是通过提供优秀的产品以及优良的服务,相信四川现代会在中国重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川现代既继承了现代集团先进的技术、文化理念、管理,同时融入了南骏集团贴近市场、贴近客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川现代会取得跟北京现代同样的辉煌和成就。”邓晓灵说。
但他也坦诚,在重卡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状态下,进入该市场参与竞争,光有信心还不行。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四川现代已经做了长达5年的研发准备工作,这些工作是创虎重卡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同时在国产化上,合资初期的四川现代就对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做了详细的安排,如发动机、前后桥、变速器等最主要的配件总成已在资阳新工厂生产,其他零件则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的零部件产业带,也已经实现国产。据介绍,目前创虎重卡的国产化率超过80%,未来两三年要达到95%以上。
“产品技术层面有现代集团强大的支撑,市场和营销层面与南骏集团深根市场、深挖客户的营销模式相结合,我们认为,四川现代可以占有一席之地。”邓晓灵强调说。
服务体系已构建
对于用户最为关注的服务和配件保障问题,四川现代也做了部署和安排。
“渠道建设和服务保障,是打开重卡市场的根本,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从中韩双方合资谈判开始,一直到合资公司成立,这二者都被列为最重要的方面。截至昨天,根据创虎重卡上市的安排,第一批经销商确定了80家,其中40家按照4S店标准设置,40家是按照2S店建设,并且这40家2S店将用两三年的时间过渡为4S店。”邓晓灵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至此,四川现代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网络布点工作。
服务保障方面,邓晓灵表示,配合着80家经销商渠道,截至5月19日,四川现代已完成166家一级服务站的建设,但是从产品未来可能会覆盖的运输半径来看,166家服务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想法是,把南骏汽车原有的600家服务站作为166家服务站的二级服务渠道来提供支持性的服务,从而形成700多家服务网点的支撑”。
四川现代希望通过两级保障的方式,实现对创虎重卡的服务工作。一级是用4S店来保证销售区域的主要服务;另外一个是用“890”指标来完成国家干线公路服务网络的建设,“890”指标是指以80公里服务半径、90分钟到达现场为标准来进行服务站建设的基础要求推进相关工作。
配件保障方面,四川现代一方面依靠现代摩比斯的在华企业来保证所有需要通关进口零部件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国产件的保障工作,一是由4S店和二级服务站做一些配件储备;二是计划在重点市场先期营运4个创虎配件中心库,这样通过四川现代在资阳的总库、4个基础中心库、200多家一级服务站、600多家二级服务站从而构成配件保障体系。
“接地气”是关键
在采访中,《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听到了一个词——“接地气”。在以往的采访中,记者较少在合资企业中听到这个词汇,但是“接地气”对于进入中国商用车市场非常关键。无论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还是做了本土化改造,都只是产品层面的“接地气”,企业层面同样得“接地气”。
就南骏而言,此前一直深根农用车、低端轻卡、客车等领域,企业文化无疑更接地气,这是南骏的优势。不过能否把这一优势带到合资企业中来,目前还不好下定论。
但至少从四川现代的表态来看,中韩双方领导都比较务实。邓晓灵就在采访中表示,要尊重中国市场的现状,不能简单复制乘用车的案例。“南骏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低端商用车的制造、生产,原始文化更接地气,容易与客户走在一起。和现代集团的合资可以让我们的产品更容易放下身段,寻找到市场与客户更容易接受的交汇点。”邓晓灵认为,这是合资企业的一大优势。
“就销售而言,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中国商用车市场的现状,继续着力于服务营销、体验营销和品牌营销,通过客户的体验、优良的服务、品牌的传播来不断拓展市场。”邓晓灵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当前,四川现代会把重点放在重卡主销市场和南骏过去最熟悉的市场,这两个市场是四川现代在市场拓展、客户群培育、份额转换提升上要着力开展的。
四川现代也因此实行了双品牌战略,中高端产品采用现代LOGO,低端产品仍保留南骏品牌,这对于开拓不同层次的市场来说更有针对性。
未来,随着更多现代产品的引进、合资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四川现代在开拓市场方面会有更多的利器,但是关键仍在于人。